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

這本書集結了桂賢老師在『西雅圖凹凸鏡』中,對於土地、環境、生態的觀察記錄與筆記,從台灣美濃到費城、西雅圖、柏林,從地景建築到都市規劃。會知道這個blog是透過介修,他說,你念建築跟都市計劃,不能不follow這個blog。於是當我點開網頁,滾動滑鼠,帶著武裝的神經以為充斥著艱澀的專業術語、概念,卻發現嚴肅的議題是透過就像老朋友般溫潤語調的隻字片語來描述著。


這本書對我來說的意義,是提醒了我,一個城市若無法讓他的市民,去想像如何能讓自己的城市更美好,這個城市真的不宜久留。這個想像是許許多多改變的原動力,如果市民們缺乏外來刺激或是城市間的比較,對於既有的城市生活無動於衷、冷漠以對,因此對於好的沒有感動,對於壞的又缺乏感嘆,我們很難期待這個城市會有願景或是進步。

透過作者旅居國外的經驗來對台灣的城市問題,提出另外的選項。直接挑戰了許多我們常久以來許多積非成是的觀念,像是到底誰才是街道的主人、河川氾濫是誰的問題。

然而,對於機車占用太多城市空間,其實我有不同的看法。機車解構了城市的空間結構,使得渺小的個人能夠滲透到城市中的各個角落,可以不按照省道、縣道、鄉道或是城市中的主要道路、次要道路、社區蒐集巷道的層級分配,只要車騎得過去,不管是否穿越了別人寧靜的社區,機車騎士永遠會找尋對他最有利的最短路徑。也因此,機車成為了個人主義發展的極致,不管是不是人行道或是騎樓只要騎得上去,就是機車的車道;不管是汽車停車格或慢車道,路邊有飲料攤,想停就停下來買杯涼的。

機車蓬勃的發展除了早期台灣對機車工業的扶植,也是因為台灣的氣候適合騎車,不像歐美國家動不動就冰天雪地,連開車都有危險,何況騎車。因此,當工作與居住的地點無法用步行到達時,機車因為購買與維修成本遠低於汽車,成為廣大學生、勞工、上班族的代步工具。機車的機動性質,更成為生猛的都市混合使用的主角;國外的混合使用也許是一樓與二樓使用不同做分野,但台灣城市街道的使用因為有機車,所以可以更細緻的分成服務機車騎士們的騎樓外側、服務騎樓的一樓店面以及其他二樓以上的店面,商業行為擴張到街道上,讓機車騎士可以邊騎邊逛,甚至臨停購物,雖然對自己來說非常方便,可是卻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困擾。

這些機車騎士們在汽車不符永續發展、大眾運輸又不夠普及且貴得嚇人的同時,只得利用機車在城市中苟延殘喘。真的是苟延殘喘,要和私家轎車、公車用生命來爭道,還要忍受自己所產生的空氣汙染,同時跟紫外線、炎熱又潮濕的氣候對抗。會造成如此發散與無效率的城市運輸政策,不能不深究過度自由的土地使用政策,在機車無法讓渡路權給行人中所扮演的角色。土地使用政策讓市民的工作、居住、休閒活動,在城市中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於是服務對象散佈在廣大的範圍中,大眾運輸系統就無法提高效率,不是路線饒曲度太高、班次太少、就是乘客太少,因此搭乘成本就低不下來。反應及轉嫁到個人身上的就是,就是寧可買台機車以求自由地在城市中游移。這才是造成機車充斥著道路的關鍵原因。

雖然我們在進行城市空間的細部規劃時,對於機車的能耐似乎還不夠了解,像是人行道與機慢車道的規劃、機車停車格數量的規範,但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市民在無限度要求自由的同時,讓他們理解土地使用與運輸之間複雜的鍵結,進而討論出新的城市價值觀。

桂賢老師也以自身參與國外空間規劃專業的經驗,點出國內規劃專業的傲慢與冷漠,只以自己份內的任務為專業。但真正擁有職業倫理的規劃專業應該是成為公民與專業的橋梁,不論是詮釋複雜、硬冷的概念或監督政府有無透過專業來遮蔽公民知的權力。尤其在發想城市的願景時,規劃專業更應挺身而出,提出根據細膩觀察與調查的城市想像,引領城市的進步。這也許是未來青年學子,選擇職場的重要依據。

衷心推薦這本書。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該失去讓生活更美好的想像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