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第一場公民願景審議系列論壇之心得

昨天(11月24日)是公民願景審議系列論壇的第一場,在台南麻豆的真理大學舉辦,主題是農業發展條例與農業政策,與會的公民年齡層從二年級生到七年級生,有農民、有地主、有規劃師,有強烈個人立場的公民,也有正在學習農業議題的公民,這麼豐富的組成一定會是場精彩的對話。這場論壇是我自從參加了2005年青年國是會議,以及在2006年執行了帶有審議民主精神的南區府城青年交流中心的空間規劃工作坊之後,第一次見證了審議民主深入以非青年為主的公民社會的現場。

台南場要討論的議題是農業發展條例與農業政策,與會公民幾乎都有很深的農業體驗,因此都很期待將自己遭遇到的問題能轉達給政府官員。討論的細項議題從農地使用、產銷制度到對新農民的期許,但是與會公民對於問題認知的程度不同,對於資訊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容易形成對話的壟斷,讓發言侷限在部分公民,這一直是審議民主極須克服的問題。在初期對話時,應該引領公民們去探詢他們問題背後的邏輯與原則是什麼,例如農發條例雖然立意良善卻無法實質幫助到弱勢小農,農發條例的原則應該是什麼,避免政黨提出修正案時離幫助弱勢小農越來越遠。與會公民普遍能接受將討論焦點放在「我們要提出問題讓政府來幫我們解決」,但還是容易出現「制定政策」或「配套措施」的討論,我認為應該要對問題有更深的釐清,例如農村舊聚落不易更新與台灣特有的土地繼承制度是否有直接相關,還是農村舊聚落不易更新就是因為繼承制度,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應該要有更深刻的討論,把問題描述明確,才不會讓政黨在辯論時有模糊的機會。
這場論壇的議題對我而言,對我這個旁觀的工作人員而言,我更想知道的是到底人跟土地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跟土地脫離關係了,生活不再跟空間綁在一起,拜全球化所賜,到哪裡都可以過一樣的生活;也不再靠地利來吃穿,靠肥沃的土壤、鮮美的魚、珍貴的礦產;那土地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什麼;農業對我們來說,又算是什麼?我這邊所說的我們,是指七年級前段班的我們,也就是現在二十歲出頭的我們。

農業發展條例如果只單討論農業,我覺得會陷入一種一廂情願的狀況,因為這些包括高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政策等的產業政策,基本上是對國家總體資源進行分配的動作。就像是地方政府一味的想要合併升格成直轄市,進而獲取更多的資源分配,但是如果讓這些直轄市成功設立了,不管是變成直轄市還是「準」直轄市,那麼我們得問新增加的資源哪裡來,不是從原本的直轄市分出來,就是從其他更弱勢的地方政府分出來。這並非是責難地方政府或是那些弱勢的產業,而是如果我們不對總體產業有明確的討論定位、取得共識與檢視政策之間可能的矛盾與衝突,那麼每個產業都在獎勵、都在優惠、都在開放,到後來都變成了跟後代子孫借款,不斷舉債。

農發條例的原則應該是努力創造各種可能性的提供,且避免不公義的情形發生。各種的可能性,像是提供新農民一個耕作的友善環境、合理的農地價格、合理的產銷利潤、提供不良農地轉作提其他用途、保護優良農地的完整使用、讓公共設施(水電、瓦斯、網路等)的規模經濟合理的落實在舊聚落以避免不必要的聚落擴張;不公義的情況像是限制農地最小的可建築面積,不得小於0.25公頃,擋不了財團操作,卻妨礙了真正的農民在舊聚落內的農舍更新。其實也就是在不管制定何種政策時一直要努力避免的,「以台北眼光看天下」。

農村與都市是相對的概念,他們卻同時影響了我們的空間與土地利用。都市計劃只能管都市計畫範圍內的土地使用,但是都市計劃的控制都市發展強度的能力在幾次的搶建風潮下,早已破壞殆盡,現在只能靠都市設計或都市更新做果酸換膚或局部整容的動作。第一波搶建就發生在民國62年,政府從民國五十年代的經濟建設計劃開始積極發展工業,產生了許多田間小工廠,直接破壞了農業生產的品質,在這種工農搶地的情況下為了保護農業生產,於是行政院頒「限制建地擴展執行方案」及內政部頒「限制建地擴展執行辦法」對「田」地目土地實施限建,農地所有者便在田中搭起了農舍,以保持未來可建築的權利。我在苗栗的家就是這樣才有辦法在水稻田的旁邊蓋了五層樓,原本是一間堆放農具的農舍,這農舍還是那時剛大學畢業的老爸與阿公親手搭起來的。這一波的搶建,算得上是台灣都市開始往郊區蔓延,其實這邊所指稱的郊區,就是在原本核心都市附近的農村聚落。而第二波的搶建,也就是在都市計畫地區實施容積率管制前的搶建,發生的時間從民國70年到94年,以82-84間最為劇烈。

從農發條例引申出來的集村農舍,也與都市發展中的都市更新政策背道而馳。一方面鼓勵人們復甦沒落的市中心,另一方面又釋出便宜農地開發集村農舍,除了大台北地區因為人口壓力能夠同時進行,出了北台灣,沒有人願意捨棄郊區或農村便宜的可建築用地,而屈就於高地價的市中心。當大台北都會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將農地變建地,還有將市中心高容積化,也宣告著台灣城鄉的差距永遠不會縮小。

參加了半場公民願景審議論壇,為了一吐身為工作人員無法抒發己見的痛快,大塊文章了一番。農業政策中關於空間的問題不只是農村與農地,更是必須要重頭檢視到底農業該扮演的角色為何,以及在台灣複雜糾葛的空間問題中,都市與非都市如何動態的影響著。我們身在這個時代,要把事情做錯、做爛,很簡單;要做對、做好,難上加難。公民願景審議的系列論壇,是件對的事情,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向所有即將與會的公民與全體工作人員致上最深的敬意與祝福。

read more...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我的問題是...

都市是很複雜的動態過程,按照CIAM的觀察,他們將都市活動分為四類:工作、居住、休閒與交通。政府做完基礎設施的建設後,便交由私部門來進行開發。而提供居住場所的私人團體或行動者,則是把整個城市都當作是工業區(Buzzelli and Harris, 2006),因此他們的最終狀態,也就是一些住宅產品,將直接影響到都市的型態。

台灣都市中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像是超高層建築、辦公大廈、公寓、連棟透天或獨棟別墅,經常比鄰而立,共存的狀況令人不禁詫異,同一條街、路的兩側或是同一街廓,其土地使用的強度在法規管制下都相同,為何卻仍建築成迥然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使用強度。

在都市計畫中,行動者只要在合法的範圍下求取對個體本身最大的利益,至於行動的結果是否會達成擬訂計畫之初所預期的目標或是產生落差,則是計畫再次擬訂或修正時重要的參考依據。控制都市空間的管制,從原本都市計畫中土地使用管制與建築技術規則消極的減少對地產價值的傷害以及確保公共衛生與安全,進步到現在以都市設計積極的提升都市空間品質以增加地產價值,因此空間管制是否能有效影響建築開發者的行動以形塑高品質的都市空間,將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每一塊土地都有其法規限制,當行動者在獲得土地資訊後,他們究竟會做何種判斷,決定出什麼樣的建築類型與規模,在資訊不充足的市場上是可以降低風險的。而這樣的建築類型與規模也直接的影響了都市空間。因此了解在管制環境之下的行動者,在接收到土地訊息之後會做何反應,將有助於檢視都市空間管制是否有效。

read more...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讓看見苗栗作為看見自己的方法

今年Miaoli-YA的暑期活動,讓我十分興奮。這個團隊從2005年初開始摸索自己的方向與腳步,曾經停滯、困頓,曾經招生困難,而我也曾經被人稱讚「苗栗就靠你啦!」再加上拍拍肩膀,也曾經看著別人在公認的人生道路上順遂的行進著而懷疑自己,但卻慶幸我不曾放棄過Miaoli-YA。當我們自信地邁出試探答案的步伐時,發現身旁的自己跟夥伴從「我能作什麼」的疑問到「我覺得我們應該要」的主張;從旁觀的等待指示,到主動把想像丟到團體中。今年的活動,仍是一種實驗性的試探,為了營造出Miaoli-YA可以持續討論且與苗栗結合的場域,朝著編輯一本刊物前進。

活動包山包海、當然包吃包住,還包了一個颱風。這號颱風,風雨欲來的氣勢可說是2007年最強烈的,包括台鐵西幹線停駛、17級陣風、雙颱風眼,新聞報的像電影預告一樣,令人緊張的屏息以待。在最劇烈的風雨即將到來的那晚,我們詢問是否有夥伴要先離開,不知道是否離不開,但大家都決定留下來共同守候,那瞬間跟Miaoli-YA所遭遇的處境幾乎相同。在台灣政治與公共事務環境這麼惡質,人民對代議政治、司法體制根本上的不信任,經濟、環境問題接踵而至的同時,也許是這群同樣生活在台灣的人也走不開、離不了,也許是我們這群年輕人的生命經驗永遠跟苗栗綁在一起,那晚,我們真誠的面對自己,圍了個圈,似乎在守候著黎明,真正的黎明到來。

在圍圈的話語中,可以聞到濃濃的憤怒、埋怨的氣息,對於不公義、不合理忿忿不平。看見苗栗,其實隱藏在背後的是我們對現在苗栗被看見的形象,或是被看見的方式感到不滿。比起看見,更重要的是選擇;以前的苗栗被誰選擇了只有什麼才能被看見,而這樣的選擇勢必遮蔽了某些的面向。因此,我們的看見與選擇帶著一種新的價值觀來家鄉,這個價值觀相信資訊的公開;相信社區的參與;相信在各個角落人們的努力。但是這樣的選擇必定是片面的,在未來我們宣示價值觀,同時必須更加小心地隨時檢視,因為這樣的選擇,我們是否遮蔽了什麼,而違背當初我們的價值。

我們在家鄉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帶著所謂受過教育的、見過世面的、先進的、現代的身分,雖然在現階段啟蒙自我的意義重於啟蒙他者,但是我們得要更加留意別讓批判取代了解,別讓過往的生活經驗與智識遮蔽了欲啟蒙的雙眼。

read more...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苗栗該怎麼玩

從獅頭山風景區發想苗栗山區的觀光發展

苗栗做為一個行政區的邊界劃分,它有70%以上的面積是高山、是丘陵,地形起伏影響了開發強度,不過也因此保留了部分很自然的風貌。在民國89年週休二日開始實施後,叁山國家風景區、獅頭山遊客中心、南庄觀光產業協會陸續成立。「獅頭山風景區」境內包括新竹縣峨眉鄉、北埔鄉、竹東鎮與苗栗縣南庄鄉、三灣鄉等五鄉鎮,面積約24,221公頃,分為獅山、五指山、南庄遊憩系統。而現在獅頭山國家風景區,已經成為全國的國家風景區中觀光人數最多的,民國94年便吸引了約378萬人次觀光(八卦山風景區吸引約311萬人次觀光),其中二月就吸引了約66萬人次。

若以在「獅頭山風景區」中的南庄作為苗栗山區觀光的指標應不為過。而南庄觀光業最大的外在威脅,在於天候因素,例如:豪雨、颱風等,以及天雨引發的土石流。且各景點分散,之間的距離也不短,因此自用小轎車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現在假日的南庄被私人小轎車以及遊覽車塞滿了,而為了提高道路的服務水準,出現了越開越寬闊的產業道路。但自用小轎車實在不是苗栗山區觀光業值得發展的方向,為了服務這些遊客衍生出的交通量,需要有更多的空間來設置停車場,這對風光明媚的山區景點而言無疑是種奢求。當路越開越寬,車卻越塞越滿時,我們是不是能夠尋找開路以外的答案,來發展山區觀光業。在前陣子一群熱愛家鄉的花蓮孩子的反蘇花高連署中,赫然驚見苗栗的身影,文中是這樣敘述的:當然,我們絕對不要不建設的花蓮,但我們希望這塊土地的發展不是那種老舊觀念跟老舊思考的建設,以為開一條大路來花蓮就發了,要是這樣,擁有兩條高速公路的雲林、苗栗這種地方早就發達了!

開路並非不需要,一個健全的路網,確保最基本的人、物流,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能發展便捷的大眾運輸,如觀光巴士與台鐵舊山線,結合觀光業者提供的八人廂型車轉運,以及一個完善的預約、訂位、天氣通報網絡,才能將苗栗真正的美帶給觀光朋友。現在國人的旅遊習慣已經朝向精緻、慢遊的方向,行程規劃中預約訂位的習慣才能帶給自己一個舒適的旅程,也讓業者能做更妥善的準備。而大眾運輸與業者提供的轉乘,例如坐火車到竹南火車站,搭乘觀光巴士進入中港溪流域的三灣、南庄,然後在南庄搭乘民宿業者提供的廂型車進入山區,才能讓旅程獲得完整的放鬆,否則整個旅程光是塞在車陣裡打牌就夠了。至於天氣與路況通報則是避免旅程敗興而歸的最後一道安全網,山區氣候與平地有些差異,若能在網路上得知天氣狀況,再決定是否成行;有些山區景致更是要搭配一些小雨,也能避免遊客誤判氣候,才不會錯失與迷人山嵐的美麗邂逅。


套用一句我們花蓮青年朋友的話,我們絕對不要不建設的苗栗,但我們希望這塊土地的發展不是那種老舊觀念跟老舊思考的建設。苗栗的山區是我們這些苗栗出外遊子的驕傲,我們的朋友對南庄、大湖、泰安、三義,幾乎都是朗朗上口,但有時實地走訪,卻覺得好像跟我們去九份的感覺差不多,地方特色的差異越來越少。觀光的品質可以更好,苗栗可以更好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