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遊 出磺坑

今天走得有點大圈,繞了將近一個山頭,好久沒有這樣流流汗了,也希望黃道的畢業設計可以作的順順利利,我的思考好像真的很跳躍?今天早上約的真的有點太早,八點耶!但是,我們隨性但不隨便地開始了今天的行程。到陳列館,我們跟著謝先生看著過往採油礦所使用的機具,真的很深奧。後來我們拉到戶外,謝先生再跟我們解釋出磺坑的開採歷史。

許多問題在我心底慢慢地發酵。過往的地景,能夠帶給我們什麼?這些記錄著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他們的能源開採史,再轉化成觀光資源之前,需要怎麼被閱讀與消化?在客委會這麼熱情地完成客庄資源普查後,又積極地進行景點的規劃與開發,苗栗全縣是否已經為觀光業做好準備?


我樂見像出磺坑這類能夠代表苗栗個性的小聚落,能夠被重新發現、被看見,因為它有太多的苗栗故事可以說明,多山多丘陵、盛產天然氣、再加上優質的黏土層、公賣局最愛用的酒甕、十個苗栗人有七個跟中油扯得上關係、客家人苦讀及第的職涯模式,還有好多好多。但是當今天開發出磺坑時,還需要利用河床開闢新的停車場,只為了容納更多的大型遊覽車、小型私家轎車,我真的很替苗栗觀光的未來擔心。

如果未來我們將有更多的外來觀光客來這些不算深入山區,但卻又很分散的景點,我們如何能帶進環境容受力的概念,細水長流地開發這些景點?至少,這是我的立場。而從這出發,我認為苗栗目前最該做的設計有兩種。其一,就是對縣內兩個一等站的火車站,竹南、苗栗站,還有高鐵豐富站,進行設計。設計什麼呢?設計一個符合環境容受力概念的觀光旅行的轉運站與轉運系統,包括觀光巴士、觀光列車、友善的轉運環境,讓觀光客可以不要動用私家轎車,可以很健康地來體驗苗栗,這個品牌的細緻。

第二,針對集體意象的部分進行管制與設計。因為這些景色象徵了苗栗觀光旅遊的個性與特色,縣政府與全體縣民不應該讓這個商標,或是品牌矇上灰塵,必須要確保這些靠苗栗好山好水的觀光業的收入能夠細水長流,也才能在縣府稅收無虞的情況下確保全體縣民的福利。因此各別的商家在這些規範下,在不影響公共觀瞻的部分,可以盡其所能的發揮各自的創意。這些景色包括重要的省道路口,例如台72線跟台3線交叉口;特殊景致,例如苗栗八景;影響觀光客對苗栗第一印象的公路客運、台鐵、高鐵轉運站、公車等候站;以及最貼近觀光客使用的自行車道等。這邊所提的設計,絕對不是城鄉新風貌那種化點妝就以為自己是林志玲般地膚淺;城鄉新風貌的概念可以推溯至1893年Burham在芝加哥辦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再加上華盛頓特區重新妝點,後來成為城市美化運動(City Beautiful Movement),透過一些廣場美化、紀念碑設立讓人民對政府有向心力,並將政府的權力視覺化。這些設計,我認為應該要能納入觀光業者的共同討論與決議,將細水長流的概念讓大家一起討論。

我認為這裡最大的破綻是,服務面積這麼廣大,景點這麼分散,服務的效率是否足夠?並且,轉運系統是否能在不影響觀光客自由移動的意志下,有效地運作?

也很感謝,黃道幫我們約到了謝忠雄先生,他也很熱心地跟我們解說,出磺坑的來龍去脈,雖然三句不離政治,但是我還是能充分地感受他對出磺坑的用心。

回程,在車上跟黃道提及,不知道回苗栗開建築師事務所有沒有市場?他問我,苗栗人有能力消費有設計品質在裡頭的產品嗎?我認為,也許一開始有些建築師有能力提供,但是苗栗人不需要,漸漸地,苗栗的建築師也不提供了。所以,現在是市場上沒有這種產品供民眾選擇。我這麼說,其實很不負責任,因為我甚至沒有對苗栗縣境內,對有提供建築設計的設計師作品進行初步了解,全憑個人經驗與印象。我也得檢討自己,之前想要進行對建築師訪問的專題,不知道跑哪去了?也許這股能量跑到論文去了,我不知道。又也許,論文結束了,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我去做,那麼何時能完成這個專題呢?我真的不知道。

我還真的很想回苗栗開事務所,但前提是,今年暑假要畢業,然後要考上建築師。祝福我吧!


read more...